《韋瓦第效應》談刻板印象及其影響

文/吳昱寧

「在芝加哥街頭,一個衣著輕便的年輕非裔男性走在社區街上。路人看到他,有人橫越到對街,有人停下交談、直視前方,好像避開眼神的交會就能救自己一命。但他無意傷害任何人,他開始避開人群,以免讓人覺得他在跟蹤他們。出於緊張,他開始吹起口哨,從披頭四到韋瓦第的《四季》,路人聽見口哨聲後,緊繃的身體慢慢放鬆,甚至有幾個人在擦肩而過時還會對他微笑。

他面對的是一個幽靈,是一種瀰漫在社區街道上的不良刻板印象:這一區的年輕非裔男性有暴力傾向。當處在有可能被冠上刻板印象的情境中,他明白一旦走錯一步,自己就會被概括在那個刻板印象中。而以口哨吹出古典樂,改變了他面對的情境,讓人認為他是受過教育、有修養的人,而不是有暴力傾向的非裔美國青年。」-《韋瓦第效應》

在生活中,我們或多或少聽過類似言論:「男生較擅長數理,而女生較擅長語文」。但透過研究發現,如果測驗前被告知是比較男女的數理表現,則女生較容易受到刻板印象烙印,壓力較大,表現較差;同樣的試題,如果被告知是測量解決問題的能力,則男女表現差不多。書中提到另一個刻板印象是「白人較會讀書,而黑人較會運動」。作者透過研究發現,白人遇到學習疑惑時,傾向求助教學助理;華人不喜歡發問,但會私下互約讀書,疑惑容易透過討論解決;而黑人由於不想示弱(印證自己不會讀書的刻板印象),傾向花更多時間自己苦讀,學習效果反而不如其他兩種方式。

經上說:「人是看外貌,神是看內心。」(撒上16:7) 刻板印象方便我們快速地對別人有初步的認識,但很可能不是正確的認識。與其帶有成見地去評斷別人,不如去找出造成刻板印象背後的真正原因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